突破一批工业技术软件化共性关键技术,构建工业互联网app标准体系,培育出一批具有重要支撑意义的高价值、高质量工业APP,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企业。工业互联网应用取得积极成效,创新应用企业关键业务环节工业技术软件化率达到50%。工业互联网市场化流通、可持续发展能力初步形成,对繁荣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生态、促进工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初步显现。
工信部印发《工业互联网APP培育工程实施方案(2018-2020年)》,旨在推动工业互联网应用生态加快发展。此次实施方案提出,到2020年,培育30万个面向特定行业、特定场景的工业互联网,全面覆盖研发设计、生产制造、运营维护和经营管理等制造业关键业务环节的重点需求。
对于企业而言,工业互联网带来的价值较为明显,伴随国内环保成本及人力成本的快速上升,国内工业企业对降本增效需求日益强烈,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是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的核心支撑技术。伴随上云企业数量的快速增多,更多标杆案例不断涌现,更加高效、低成本、精细化、定制化的智能制造是大势所趋,架构在工业云基础之上的IT系统有望快速普及。
工业互联网将带来万亿市场增量,目前尚处于萌芽期。根据波士顿咨询测算,德国工业物联网总体来看提升了工业5%-8%的生产效率,我国2015年制造业增加值达32,504亿美元,参照德国经验保守估算,若我国工业互联网可以提升5%的生产效率,可带动GDP增长约1,600亿美元。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《中国物联网发展白皮书》测算,2014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6,100亿元,其中智能制造占比34%,即为2,074亿元人民币。按照两者的估算,2018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将在3000亿-5000亿人民币,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,未来具备巨大的发展空间。